去年,韩国一个高20米,宽80米的「大水缸」走红网络。缸中不停翻滚的巨浪,给人一种随时都有可能喷涌而出的奇妙感觉。
而国内也有许多商圈,纷纷重新审视起自家的大屏,将其变成了全新的网红打卡点。
成都太古里的裸眼3D大屏率先点燃网络。
重庆解放碑地标屏「重庆之翼」的两只机器狗让人惊讶不已。
沈阳中街的飞船相当硬核。
西安大屏的浪花效果也很逼真。
目前,这种新奇好玩、商业价值极高的裸眼3D大屏已经遍布大江南北,到处开花。
不过,好看归好看,小编还是要来较较真,虽然叫「裸眼3D」,其实它们只不过是「障眼法」,并不是真正的裸眼3D技术。
其实,这些裸眼3D大屏所应用的技术十分古老,是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提出的「变形」(Anamorphosis)这一概念。
当时,艺术家们根据透视原理,改变作品的形态,塑造出不同的空间感知和立体效果。
利用穹顶结构和线条明暗搭建透视关系 营造神圣感
现代艺术的变形艺术:扭曲的图像经反射才可正常观看
而欣赏这种变形艺术时,需要观众站在特定的有利位置,或者是必须使用特殊的设备,有时还需要同时满足二点才欣赏的到。
简单来说,这种变形艺术,就是透视原理的花式应用。
总结一下,如今火爆的「裸眼3D」大屏,其实是装备升级的变形艺术:
原本靠素描阴影和线条才能构成透视,如今交给电脑来模拟以假乱真的空间感。原本作为画布的穹顶,摇身一变成了轻薄亮丽的LED大屏。
但与此同时,这种变形艺术的缺点也被原样继承下来,一旦观众离开了理想的最佳欣赏角度,整个画面的立体感顿时会大打折扣。
下面这个大屏图案是位于重庆观音桥的轻轨:
换个角度看,画面立刻变得难以理解了。
上图为相对理想角度,下图为非理想角度
这也正是为何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裸眼3D屏幕大都是从同一个角度拍摄的原因:因为只有某一个角度,才是最佳的观赏点,换个位置就不行了。
这下我们知道了,什么裸眼3D大屏,只是视频素材+高级屏幕+特定观察位置的一场视觉骗局罢了。